这场遇见架起心的桥梁 ——“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”走进法国卢森堡
发布时间: 2024年10月17日 12:16:49 来源:长江日报
埃菲尔铁塔前游人如织,塞纳河畔流光溢彩,巴黎一派浪漫风光。
在巴黎塞纳河德比利桥上,中国少女拨弦古筝,瑞士小伙拉起大提琴,中西合璧的乐曲和着袅袅清风,吹荡心旌,让人流连驻足。一场知音和鸣快闪秀在埃菲尔铁塔旁亮相,惊艳了巴黎街头的各国游客。
不久前,“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”长江文化主题宣传海外推广活动在法国巴黎举行,也成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这场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活动,在国内开展荆楚文化与长江流域各地域文化之间的对话、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对话之后,带着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赴法国、卢森堡开展长江文化海外推广活动,前后历时3个月。
“中法两国友谊发展的基础在民间、活力在地方,希望你们多做这样的交流活动。”长江文化海外推广期间,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看凤服饰、练武当太极、学大冶刺绣、闻襄阳香包、品恩施玉露……外国人通过长江文化符号感知中国
“我知道,那是中国衣裳。”塞纳河河畔,一群国际超模翩跹而来,她们衣服上绣着“楚凤”纹样。“中国凤凰是美丽而迷人的。我喜欢中国!”这场魅力十足的长江文化秀,深深吸引了退休医生玛利亚。和众多世界各地游客一样,她驻足观赏许久,沉浸到了中西交融的艺术氛围中。
巴黎埃菲尔铁塔前,国际超模身着凤主题服装走秀。贾代腾飞 摄
听说这时尚的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于石家河玉凤、虎座鸟架鼓等数千年前的湖北文物后,玛利亚赞声连连。她拿出手机,向记者展示了她年轻时在中国旅游的图片,回忆起多年前的一些中国往事。“这群年轻人的展示非常精彩,让我对现在的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。那是悠久、开放、令人尊敬的文化。”玛利亚用中英夹杂的语言告诉记者。临走时,玛利亚在记者的笔记本上留下了她的姓名。她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再一次与中国结缘。
“我们可以跟着学中国功夫吗?”在卢森堡的闹市街头,一群游客被表演的武当太极吸引。这是一个国际旅行团,一行30多人。“我们来自法国、德国、希腊、爱尔兰、意大利……”“很高兴遇见中国!”来自欧洲10多个不同国家的游客围拢上前,你一句我一句自我介绍了起来。有的人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武术动作,有的人希望能得到一次与武当武术传承人合影的机会。
在卢森堡地标性广场,外国游客跟着武当太极传承人一招一式练习中国功夫。长江日报记者张萌 摄
不一会儿,卢森堡阿道夫大桥前的广场上,数十人列队成行,跟着武当太极传承人一招一式地练起了中国功夫。世界闻名的文化景点化身为别样的“文化学堂”,中国功夫架起友谊的桥梁。“真是美妙的体验!我们非常愿意组团到湖北去,到长江旅游,然后到武当山学太极。”体验完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后,他们满怀期许地与记者告别。
在巴黎闹市街区,一群法国青少年与襄阳香包、大冶刺绣技艺传承人促膝交流,一针一线体验湖北非遗;在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中国展台,各国嘉宾纷纷捧起恩施玉露茶细细品尝,感受荆楚茶香……
长江,海陆联运、由江入海。长江文化,通江达海、奔向世界。每一次长江文化的亮相,都给海外民众带来惊喜,遇见这些浓郁荆楚风韵的文化交流活动,他们总能一眼认出那是来自中国的文化符号。
“自古以来,长江就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‘动脉’。”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科学顾问郑晓云认为,长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巨大。长江文化的海外传播,需要有很多具体的符号元素呈现给世人。
文化符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,源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。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、长江文化促进会理论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傅才武解释说:“长江具有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、话语权的潜力,能够在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上起到独特的作用。”
“长江遇见塞纳河”快闪、《长江之歌》国际版mv火爆海外,外国青年人称“这是一次奇妙的艺术相遇”
“家人们,你们知道在巴黎街头惊现咱们中式表演的时候,有多拉风吗!”久居巴黎18年、全网拥有180万粉丝的网络博主“法国碧轩丽姐”关注到湖北文旅与法国青年艺术家合作的“长江遇见塞纳河”快闪后,在其网络账号上发出现场视频。
“长江遇见塞纳河”快闪现场,中外青年艺术家携手竞秀巴黎塞纳河畔。贾代腾飞 摄
近日,随着《长江遇见塞纳河》mv、《长江之歌》国际版mv、《游长江 读中国》国际宣传片等一系列网感强、好传播、易读懂、符合年轻人喜好的长江文化创意视频的热播,海内外互联网上出现了关注长江文化的热潮。
目前,《长江之歌》国际版mv在脸书(facebook)平台“发现武汉”(discover wuhan)账号的播放量已超40万,成为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的爆款产品,让更多海外网友通过互联网看到了长江文化的魅力。
“国际版《长江之歌》唱响了巴黎,希望能到咱们美国加州。”美国网友@喻鹏说。“中西融合,琴瑟和鸣,美轮美奂。”法国网友@巴黎月姐说。“长江是世界的,荆楚是世界的,我们期待在巴黎街头,塞纳河畔,看见在巴黎街头欣赏荆楚文化的各国友人。”网友@唐朝音乐看日出说。
“这是一次奇妙的艺术相遇!”瑞士青年新兴艺术家、大提琴家本杰明,专程从家乡洛桑赶来巴黎参加“长江遇见塞纳河”快闪活动。他与中国武当太极传承人、华裔旅法古筝演奏家、俄罗斯芭蕾舞者、法国国际超模,几个不同国家的青年人在塞纳河畔来了一场长江文化秀。为了这次演出,当天他特意换上了一身绣金龙纹的中式演出服。
《长江遇见塞纳河》快闪现场,中外青年艺术家携手演绎经典乐曲。贾代腾飞 摄
本杰明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,今年才23岁,却已斩获10多项音乐大奖,多次登上国际音乐会的舞台。这次以琴会友,让他对中国音乐加深了了解。谈起中国文化,他吐露出向往之情:“就像你们把中国文化带到塞纳河,我也要把更多音乐送到中国去。我非常期待能到长江边演奏《长江之歌》。”
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、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·艾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认为长江文化对外传递出的是友谊。有了信任的基础,我们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宽容、更加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地球村。通过长江这条伟大河流,以及它所有美丽的文化资源,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世界。”
“巴黎的发展得益于塞纳河,就像长江穿过的湖北全境一样,得益于这条大河漫长而舒展的路线。”雷米·艾融说。得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以长江为轴的创意时,他认为这与刚在巴黎结束奥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“这两场盛会让我们明白,通过文化艺术交流,世界可以共享相同的语言,感受相同的情感。”雷米·艾融说。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法国小伙相识湖北非遗传承人:一定要来湖北相见、感受中国文化
“很高兴遇见你,我的兄弟。”在人头攒动的巴黎国际旅展上,法国小伙奥雷利安与大冶刺绣传承人彭涛相识后,他急忙注册一个微信号,热情地向这位中国兄弟发来了第一句问候。为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,奥雷利安当场就换上了彭涛身上的衣服,两人来了一个“哥俩好”的合照。他认为这刺绣技艺装点的服装,最具中国风。奥雷利安向彭涛许诺,一定要来湖北相见、感受中国文化。
非遗传承人彭涛展示的大冶刺绣登上了《人民日报》,在9月20日14版刊发的《“你好!中国”展台亮相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》文章写道,“大冶刺绣、武当武术等非遗展示,吸引着现场观众的目光”“在‘你好!中国’展台,大冶刺绣传承人向外国友人介绍刺绣书签”,并刊登了彭涛与外国友人交流互动的图片。
这次推介湖北文旅的交流之行,彭涛收获颇丰。“有的国际旅游商一出手,当场就把展示的10多件样品全买了。他们希望用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非遗产品,打开法国和欧洲市场。”回国后这段时间,彭涛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法国客户的订单咨询。“在和外国友人交流时,他们对我们的非遗产品非常喜爱,脸上都是亲切的表情。”彭涛说。
“有一位法国友人品饮了恩施玉露后,眼睛一亮,惊喜地告诉我他非常喜欢,并希望我教他用中文说‘非常好喝’。”非遗传承人何洁展示的恩施玉露技艺大受欢迎,每到一处,她都要送出一杯又一杯茶饮。何洁说:“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,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!”
外国小朋友观看了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洁现场表演后,也要尝一口。贾代腾飞 摄
非遗传承人崔明凡手中的香包引得众多外国人仔细端详,捧在手心闻了又闻。“襄阳香包一个小小的民间手工艺能走岀国门,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!”崔明凡感慨地说,“有个外国朋友买了几个香包,说不仅喜欢香包,更喜欢中国文化。这几天,她不断跟我聊天,还想拜我为师。”
外国友人被非遗传承人崔明凡展示的襄阳香包所吸引。蒋一达 摄
在海外期间,武当武术传承人覃侠、蒋师清身着长衫、足踏云履,灵动飘逸的动作,气定神闲的状态,成为巴黎街头最靓的“明星”。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
“我们之间不那么遥远,接上了普通人的情感‘地气儿’,看到他们脸上开心的笑容,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贴得更近了。”他们所展示的每一个武术动作,都成为当地民众认真模仿的对象。“外国友人对武当武术的关注度和热度这么高,不仅是因为武当武术能练能打,最主要的是它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、身心和谐的理念。”蒋师清谈到此次的交流心得时说。
据统计,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亿人习练太极拳。“这些年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武当山旅行、习武问道,体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。”蒋师清告诉记者,现在更多“洋弟子”成长为“洋教练”,把家安在了湖北武当山。
荆楚文化成为世界读中国的重要窗口。法国当地主流媒体《巴黎灵感》杂志报道了这次湖北文旅交流活动。报道说,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,更让世界沿着长江读懂中国,增进了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。湖北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立体、生动的长江文化与旅游形象,引发更多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探访。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,还是自然探险者,湖北都将是你的理想之地。
长江日报记者张萌 李沁雪 通讯员鄂文旅